从“小众”到“大众”,杨浦这场展览打造“新大众文艺”实践样本
在杨浦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,传统文化正借助科技的翅膀焕发新生。日前,“繁荣新大众文艺:大众篆刻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图景”研讨会暨“印记管院 拓新领变”大众篆刻作品展,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开幕。当千年篆刻艺术遇见现代数字科技,一种人人可参与、人人可分享的文化新
在杨浦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,传统文化正借助科技的翅膀焕发新生。日前,“繁荣新大众文艺:大众篆刻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图景”研讨会暨“印记管院 拓新领变”大众篆刻作品展,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开幕。当千年篆刻艺术遇见现代数字科技,一种人人可参与、人人可分享的文化新
本次展览以“梳理管院四十年历程、诠释百年商科人文”为核心,分设一楼、二楼两个展区,通过 “商科初创、发展变迁、拓新领变、求真卓越、缅怀与感恩、我是复旦人”六大板块,系统呈现管院40年发展成就,共展出80余件篆刻作品。
2025年,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迎来恢复建院40周年。复旦商科自上世纪初肇始,播撒管理教育火种,培育专业人才;1985年,复旦大学恢复建立管理学院。这场展览,以大众篆刻作品展的形式,开启了一场联结复旦商科历史和管理学院40年发展成就的文化表达。
“诗书画印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与魂,大众篆刻是对传统篆刻的守正创新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迎来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,一场大众篆刻作品展近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展开。
10月26日,政立院区迎来来自世界各地5000多位校友及家属热情回归,大家共叙同窗情谊,共同庆祝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。
还在为“AI只是工具”还是“AI将主导决策”而争论吗?当全球营销版图被大模型一夜改写,海外学习归国的你,准备好把AI写进下一份职业履历吗?
在这金秋时节,我们齐聚一堂,共同庆祝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四十周年。这是一个荣耀与感恩交织的时刻。四十年光阴,于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,对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,这是一部创新领变的时代乐章。
10月23日,2025全球商科教育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举行。值此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,来自全球知名商学院的院长及代表,以及新华社、《解放日报》、路透社、《联合早报》等近50家中外媒体记者齐聚现场,共同回顾国际交流成果,展望未来商科
当前中国管理教育在国际化、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,但也面临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。作为复旦管院恢复建院四十周年院庆周的“重头戏”,全球商科教育博览会正是为回应中国管理教育的现实需求,以凝聚全球共识为目标而举办。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、耶鲁大学管理学
闺蜜把偷拍图甩群里,我放大一看,那张长桌上,女生一水儿喜马拉雅Birkin,男生却穿着连帽卫衣,像被临时抓来充数的。
近日,复旦大学会计硕士(MPAcc)专业学位项目联合复旦管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、复旦MPAcc CFO50人+论坛,正式发布《2025中国财务人员AI应用现状蓝皮书》。
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,讲述了毛毛从2岁起开始吃西贝,妈妈因为最近的新闻不让毛毛再去,毛毛哭着、闹着,哪怕妈妈用玩具诱惑,也要遵守与西贝的约定,最后妈妈想通了,“不该因舆论否定这份信任”。文章还用了极为煽情的描述,“7岁的毛毛一进店就直接冲向店长,抱住她的大
复旦大学会计硕士(MPAcc)专业学位项目联合复旦管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、复旦MPAcc CFO50人+论坛,日前发布《2025中国财务人员AI应用现状蓝皮书》,这也是国内首份聚焦财务人员AI应用生态的转型路线图。
2025年,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迎来建院四十周年的重要里程。我们不仅共庆四十年荣光,更致敬时代,致敬敢破旧局、勇开新局的时代领跑者。「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·领变者论坛 」汇聚学界、商界、科技与人文领域的思想力量,以对话与共鸣展现中国管理教育四十年的跨越与价值,
加入复旦管院演讲与口才协会前,我总觉得 “练口才” 和 “做公益” 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 —— 一个是提升个人能力,一个是帮助他人。直到参与社团的 “表达公益计划” 才发现,好的表达能成为 “公益的扩音器”,既能让更多人看见需要帮助的群体,又能通过思辨找到解决问
因为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心驰已久,我一直想亲眼看看这所百年学府的现代模样。终于,通过官网报名参加了“开放日”活动,我得以走进刚刚启用的复旦管院政立院区!这一趟探访,彻底刷新了我对商学院的认知: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楼,而是一座与城市共生、与未来对话
“有兴趣,来星巴克碰头吧”“播客!点亮你的人生志趣”……在上海,城市街区、线下空间,有了新的吸引年轻人的理由——兴趣。《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》(“沪九条”)落地后,当开放包容的土壤遇上滚烫的创作热情,不少年轻人感慨,曾经父母眼中的“不务正